

文章来源: 更新时间:2025/07/28
SUMMER
夏日炎炎
2025
梅雨时节
潮湿环境可能导致纸张变形、起皱、霉变,甚至影响印刷图案的清晰度。以下从防潮原理、储存环境控制、包装防护、应急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印刷纸张的防潮方法:
Part 01.
纸张主要由植物纤维构成,纤维本身具有亲水性(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),且纤维之间的空隙会因湿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:
环境湿度高于纸张含水率时,纸张会吸收水分,导致边缘卷曲、尺寸变大,严重时出现霉斑。
环境湿度过低时,纸张会释放水分,变得脆硬易破损,但潮湿的危害通常更常见且严重。
Part 02.
防潮控制
湿度范围:理想储存湿度为 45%~60%。超过 65% 时,纸张易吸潮;低于 40% 时,纸张易脆化。
温度范围:建议温度保持在 18~25℃,避免温度剧烈波动(温差大易导致空气中水汽凝结在纸张表面)。
用温湿度计实时监测环境,放置在纸张堆放区域附近。
潮湿地区或季节(如梅雨季)使用除湿机降低湿度;干燥地区可适当用加湿器调节,但需避免直吹纸张。
仓库或储存间应远离水源(如卫生间、水管),地面做好防水处理(如铺设防水地砖、垫高架板)。
通风与密封结合
通风时机:在外界湿度较低(如晴天)时,开窗通风 1~2 小时,排出室内潮气;阴雨天气需关闭门窗,避免室外湿气进入。密封储存:长期储存的印刷品可放入密封仓库、密封箱或防潮柜,减少与外界潮湿空气的接触。
Part 03.
防潮技巧
离墙离地:纸张堆叠时,底部用木质托盘、塑料架垫高(距离地面至少 15cm),避免地面潮气渗透;侧面与墙壁保持 30cm 以上距离,防止墙面冷凝水影响。
整齐堆叠:纸张需平整堆放,避免倾斜或受压不均(防止局部变形后更容易吸潮),堆叠高度不宜过高(防止底层纸张受压变形)。
分类堆放:不同类型的纸张(如铜版纸、牛皮纸)分开堆放,避免因含水率不同而相互影响;已印刷的成品与未印刷的纸张分开储存,防止印刷油墨沾染或受潮晕染。